在很多地方的菜市场或者山野小路上,你可能会闻到一种奇特的味道: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鱼腥味”。有人嫌弃,有人却觉得特别清爽,这种植物的名字就叫——蕺菜。“蕺菜”你吃过吗?
一、蕺菜:不是鱼,也不是真的腥
蕺菜,也叫鱼腥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细长,叶子卵形而互生,到了夏天会开出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别看它其貌不扬,它可是山野里常见的野菜呢!
你要是把它的叶子或者根茎一搓,立刻就能闻到一股像鱼腥一样的味道。这股味道有的人受不了,有的人却觉得特别清凉,甚至觉得它能“败火”呢。
二、蕺菜,古人的“解毒草”
其实,蕺菜可不光是餐桌上的小菜,它还有一段“药用历史”。 《本草纲目》里就记载:“散热毒痈肿,痔疮脱肛,断疾,解毒。” 简单来说,古人用它来治疗肠炎、痢疾、肾炎水肿,甚至乳腺炎、中耳炎这些毛病。
到现在,很多人还是把它当做一种能“清热解毒、利水”的草药,尤其在南方和西南一些地方,蕺菜汤或者蕺菜茶都是很受欢迎的民间方子。
三、蕺菜还能吃,还能做茶
除了药用,蕺菜还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食材。比如在中国西南的一些地方,大家会把蕺菜的嫩根茎摘来凉拌或者做汤。 有人甚至会把它晒干,泡成茶,泡出来的蕺菜茶没有鱼腥味,反而有点肉桂的香气,清新又解渴。
四、别再读错了:蕺菜的“蕺”字到底怎么读?
“蕺”的正确拼音是——jí(第二声)。
所以“蕺菜”正确读法是:jí cài。
五、蕺山:一座因蕺草得名的小山
顺便说一句,“蕺”字可不仅出现在“蕺菜”里。绍兴城里就有一座小山叫“蕺山”。 相传那地方蕺草生得特别多,山上就成了“蕺山”。如今的蕺山,是个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也藏着浓浓的历史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