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4日的南非埃利斯公园球场,当西蒙尼·佩佩后点包抄偏出球门没能扳平比分之时,所有意大利球迷都明白了:作为卫冕冠军的他们真的要小组出局了。当镜头给到37岁的老队长卡纳瓦罗时,他还对着替补席指着手腕询问着比赛剩余时间,得到的结果是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了。随着主裁判韦伯的终场哨,卡纳瓦罗安慰着伤心的夸利亚雷拉,他拒绝了斯洛伐克球员交换球衣的请求,径直走向更衣室,并在最后一个镜头里留下了泪水......
早在世界杯开赛前的那个赛季,卡纳瓦罗乃至整个意大利队的状态就已经让球迷和媒体担心:意大利国家队后防为班底的尤文图斯,赛季38场进55球,丢56球,净胜球上写着惨淡的-1,前十名里丢球数排名第一,甚至连降级的亚特兰大丢球数都要比尤文少3个;意大利国家队平民化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队内尤其是攻击线缺少大牌球员压阵,一年前联合会杯早早地小组出局......如果不是和巴拉圭、新西兰、斯洛伐克分到一组,可能按照当时的队内状态,没多少球迷认为意大利会获得好成绩,在一片质疑声中,意大利队踏上了南非的大地,卡纳瓦罗也开始了他球员时代最后一届世界杯。
首战面对有着“南美意大利”之称的巴拉圭,在冰雹与雨水之中,意大利并没有拿出像样的表现,在皮尔洛缺阵的情况下,意大利的进攻组织显得杂乱无章,双前锋之一的亚昆塔在禁区里被完全冻结,算是锋线最大牌的吉拉迪诺更是没什么拿的出手的表现,而巴拉圭队反而利用防守反击一次次尝试冲击着意大利的球门,上半场临近结束之时,阿尔卡拉兹力压卡纳瓦罗头球破门,这是那届杯赛卡纳瓦罗第一次因为个人防守而丢球,而对防守来说雪上加霜的是,布冯因伤被马尔凯蒂换下。下半场意大利扳平比分的进球也仅仅是德罗西利用巴拉圭门将比利亚尔的失误抢点破门,“攻不上去,守不下来”“37岁的卡纳瓦罗已经跳不动了”,这些标题开始出现在媒体上,不知道他有没有怀念四年前的自己......
如果说首战巴拉圭的平局还能以天气、对手实力为理由,那么第二场被鱼腩新西兰逼平就是自身问题暴露的最大证明。开场不到十分钟,卡纳瓦罗的一次停球失误,乌龙助攻给了斯梅尔茨,这位和山东鲁能有过关系的前锋笑纳大礼,这也直接导致了意大利再一次上半场落后,而下半场轻松被伍德晃过差点绝杀的镜头,让卡纳瓦罗赛后再一次陷入媒体的质疑与批评中。另外意大利队全场23次射门的进攻数据仅仅收获1粒点球,直接让吉拉迪诺、马尔基西奥离开首发,第三场被迪纳塔莱和加图索替换。
第三场面对斯洛伐克,虽然前两场仅积2分,但面对世界杯新军斯洛伐克,球迷对意大利出线依旧抱有很大希望,而赛前卡纳瓦罗咬了每位队友的肩膀,也是在提醒队友这场比赛的重要性。然而四年前7战仅丢2球的意大利,这场再次失误送对手1球,而下半场皮尔洛、夸利亚雷拉等人上场改善进攻之后,意大利后防接二连三的失误,维特克、科普内克先后利用德罗西和卡纳瓦罗的失误破门,让比分锁定在了2:3,至此06年冠亚军先后出局,而卡纳瓦罗也在此之后告别国家队,一年之后退役。
记得当初在某停刊的杂志上看过:卡纳瓦罗这时是孤独的,托蒂不在了,内斯塔不在了,因扎吉不在了,从国青队一起成长的队友们都不在了......急流勇退也许是卡纳瓦罗当时最好的选择。